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团队介绍 > 团队成员 > 教师 > 正文
庞晓娜

日期:2025-02-19浏览:

基本信息

河北省保定市人,共产党员,工学博士,副教授,酿酒工程系副系主任

E-mailpang_xiaona@bua.edu.cn

教育经历                   

2014.09~2018.07       中国农业大学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 博士研究生、工学博士

2005.09~2007.07       中国农业大学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 硕士研究生、工学硕士

2001.09~2005.07       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科、工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8.7 至今 北京农学院 酿酒工程系

2008.1-2014.6 家乐福(中国)食品安全与质量技术法规经理

社会兼职

中国酒业协会果酒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食品微生物标准与技术应用大会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

承担课程

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蒸馏酒工艺学、酒类标准与法规、酿酒历史与文化、食品科学专题

科研成果

1.科研项目

[1] 乳酸菌多肽分泌和细胞表面展示系统的适配与优化,横向课题,主持。

[2]基于流变力学与风味轮廓多元统计分析的饮料酒配方优化,横向课题,主持。

[3] 凤凰庄园葡萄酒品质提升关键技术集成研发,横向课题,子课题主持。

[4]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岗位专家成员,主要成员。

[5] 清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风味的影响机制,横向课题,主持。

[6]白酒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与酵母菌的相互作用及其对风味的影响机制,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一般项目(KM202110020002),主持。

[7] 白酒发酵过程中不同种属的乳酸菌对白酒风味和质量的影响,北京农学院青年科学基金,主持。

[8]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氨基酸及糖类代谢产物的测定,横向课题,主持。

[9] 低温大曲微生物群落种间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参加。

2.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

[1] Zhao-Qi Wu, Meng-Li Jiao, De-Mei Li, Hong-Xing Zhang, Yuan-Hong Xie, Hu-Jun Li, Meng-Meng Yang, Xue-Rong Duan, Xiao-Na Pang*, Xue-Mei Fan. Microbial diversity during wine fermentation in Beijing reg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wine flavor. LWT -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5(215):117209.

[2] Xinyuan Zhang, Qiong Wang, Yuanhong Xie, Hongxing Zhang, Junhua Jin, Yong Xiong, Xiaona Pang*, Frank Vriesekoop*. Correlation between microorganisms and volatile compounds during spontaneous fermentation of sour bamboo shoots. Fermentation, 2024, 10(7), 333.

[3] Chang Chen, Yong Xionga, Yuanhong Xie, Hongxing Zhang, Kexin Jiang, Xiao-Na Pang*, Mingquan Huang*. Metabolic characteristic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interaction with yeast isolated from light-flavor Baijiu fermentation. Food Bioscience, 2022, 50:102102.

[4] Pang Xiao-Na; Chen Chang; Huang Xiao-Ning; Yan Yin-Zhuo; Chen Jing-Yu; Han Bei-Zhong. Influence of indigenous lactic acid bacteria on the volatile flavor profile of light-flavor Baijiu. LWT -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1, 147: 111540.

[5] Pang Xiao-Na; Huang Xiao-Ning; Chen Jing-Yu; Yu Hui-Xin; Wang Xiao-Yong; Han Bei-Zhong. Exploring the diversity and role of microbiota

during material pretreatment of light-flavor Baijiu. Food Microbiology, 2020, 91: 103514.

[6] Pang Xiao-Na, Han Bei-Zhong, Huang Xiao-Ning, Zhang Xin, Hou Lin-Feng, Cao Ming, Gao Li-Juan, Hu Guang-Hui, Chen Jing-Yu. Effect of theenvironment microbiota on the flavor of light-flavor Baijiu during spontaneous fermentation. Scientific Reports, 2018.02.21, (8): 3396~3408.

[7] Pang Xiao-Na, Li Zhao-Jie, Chen Jing-Yu, Gao Li-Juan, Han Bei-Zhong.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spirit drink safety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from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 2017.2.16, 80(3): 431~442.

[8] 庞晓娜, 王硕舆, 李兆杰, 韩北忠. 大曲中微生物及代谢产物的安全性验证. 中国科技论文, 2016, 11(24): 2833-2836.

[9] 庞晓娜, 韩北忠*, 陈晶瑜, 杨葆华, 金 玲. 西藏牦牛发酵乳中乳酸菌及酵母菌的特性与相互作用. 中国酿造, 2007(11):23-26.

授权专利

[1] 庞晓娜,范雪梅,李德美,段雪荣,李依琳,范永峰,杨健,张金丽,魏晓峰,刘冬. 酵母菌与菌剂及其在改善葡萄酒风味和/或品质稳定性中的应用.中国,  202411569182.4

[2] 庞晓娜,江晶,李德美,陈晶瑜,张廷宇,谢远红,张红星,聂晨红,刘冬. 一种复配酿酒菌剂及应用.中国, 202411041059.5

[3] 庞晓娜,李德美,张红星,焦梦丽,杨萌萌,吴兆其,谢远红. 酵母菌和菌剂和葡萄酒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 202311774981.0

[4] 陈晶瑜,吕政泰,田晓雅,庞晓娜,李德美,江晶,胡欣雨. 一种酿酒酵母及酿造石榴酒的工艺. 中国, 2024110410773

[5] 李志民, 庞晓娜, 张红星, 卫丹, 王绍岐, 杨贵华, 杨利叶. 核桃五谷酒及其酿制方法. 中国,  202310866887 .1

[6] 张红星, 谢远红, 庞远祥, 刘慧, 金君华, 庞晓娜. 枯草芽孢杆菌SD9及其应用和产品. 中国, 202310402483.7

[7] 谢远红, 张红星, 常如菲, 庞晓娜, 金君华. 酶解法结合乳酸菌发酵法制备澳洲坚果抗氧化肽的方法、澳洲坚果抗氧化肽及其应用. 中国,  202411316374 .4

[8] 谢远红, 张红星, 周雨琪, 杨竹娘, 庞晓娜, 金君华, 刘慧. 植物乳杆菌GK1、葡萄籽粕的发酵方法、发酵葡萄籽粕冻干粉和发酵葡萄籽粕咀嚼片.中国, 202210751235 .9

[9] 谢远红, 张苹, 张红星, 杨竹娘, 金君华, 庞晓娜. 植物乳杆菌YDB22、葡萄皮渣的发酵方法、发酵葡萄皮渣冻干粉和发酵葡萄皮渣咀嚼片,中国, 202211733498.3

[10] 韩北忠, 庞晓娜, 陈晶瑜, 吕辰, 侯林凤, 一株产乙酸乙酯的异常毕赤酵母及其应用, 中国, 201710669627.X

[11] 陈晶瑜, 曹明, 庞晓娜, 韩北忠, 一株高效降解氰戊菊酯的酯香微杆菌及其应用, 中国, 201810181732.3

[12] 陈晶瑜, 曹明, 庞晓娜, 韩北忠, 一株高效降解氯氟氰菊酯的玫瑰色红球菌及其应用, 中国, 201810181731.9

指导学科竞赛

[1] 2024年9月,第十届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竞赛,三等奖

项目名称:凤凰山谷本土非酿酒酵母的筛选与应用

[2] 2022年9月,第八届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竞赛,三等奖

项目名称:石榴酒自然发酵过程中优良酵母的筛选

[3] 2021年9月,第七届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竞赛,三等奖

项目名称:自然发酵体系中乳酸菌与酵母菌的相互作用

教材、专著与教学改革论文

[1] 庞晓娜,张巍,袁烁,徐文生,李德美*. 新工科背景下都市型农林高校酿酒工程专业课 程体系建设探索,新教育时代(CN:12-9205/G4),2023.4.

[2] 庞晓娜,熊利霞,刘慧,张巍,李德美*.《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 科教导刊电子版,2023.3.

[3] 庞晓娜,参编《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Chinese Liquor (Baijiu)》, Springer, 2023.

[4] 庞晓娜,参编《食品微生物学》(第三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十四五”规划教材,2023.3.

[5] 庞晓娜,主译青少年科普读物《揭秘微观世界》,接力出版社,2022.11.

[6] 庞晓娜,参编《食品微生物学》(第二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十三五”规划教材,省级精品课程配套教材,2022.08.


上一条:凌梦琪

下一条:张欣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