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情况
面向种植低矮作物的大田环境,旨在辅助农民开展精细化管护作业,降低劳动强度,提升作业效率。采用结构紧凑、轻量化与智能化相结合的设计,使得机器人具备良好的地形适应能力与操作灵活性,实现高精度路径自主导航与半自动化作业。具备一定载重能力与模块拓展能力,可执行运载、采收与巡检等多类任务,具有良好应用前景。在农业机器人小型化、智能感知与人机协同等方面取得突破,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与实际意义。
2.技术特点
机器人集成摇杆控制与上位机控制,并设计实现了控制模式的实时切换算法,显著提升了作业灵活性与环境适应性。在上位机控制模式下,机器人通过单目相机采集农作物与路径信息,结合机器视觉识别与路径跟踪算法,实现高精度自主导航与作物行跟踪。结构设计上,移动平台采用中部镂空设计并且集成座椅配置,使操作人员可采用坐姿完成低矮作物的巡航式管护与采收作业,显著降低劳动强度。整体方案在多模态控制融合、自主感知导航以及人机协同作业等方面具有较强创新性与技术领先性,适应复杂农田环境下低矮作物的精细化管理需求。
3.应用范围
可应用于低矮农作物田间精细化管理,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
4.知识产权
由北京农学院单独持有。
5.所处阶段
样品样机阶段。
6.合作需求
转让、许可、作价入股、中试试验、融资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