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北农
25
2022-08
【劳动午报】扎根“三农”一线推广新技术
十余年如一日,他深入北京田间地头进行农业技术推广,足迹遍布北京郊区各个乡镇,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实现了北京甘薯品种的更新换代,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和甘薯产业发展贡献力量。他就是被评为“北京市农村工作(2017-2021年)先进个人”的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赵波。推广新品种 甘薯亩产量提高到3...
2022-08-25
25
2022-08
【今日头条】北农青贮玉米团队:20多年坚守,只为干好一件事
青贮玉米具有产量高,营养丰富等特点,是提高饲养水平、提高产奶量和提高鲜奶品质的有效途径。我国青贮玉米育种和生产利用发展较晚,2000年以前主要使用玉米秸秆、玉米农家种、分蘖型玉米或普通玉米代替,生物产量低,且营养品质难以保证,影响了牛奶品质和养牛业发展,畜牧业迫切需要高产优质青贮玉米品种。潘金豹教授...
2022-08-25
25
2022-08
【中国报道】北农青贮玉米团队:20多年坚守,只为干好一件事
青贮玉米具有产量高,营养丰富等特点,是提高奶牛饲养水平、提高产奶量和提高鲜奶品质的有效途径。我国青贮玉米育种和生产利用发展较晚,2000年以前主要使用玉米秸秆、玉米农家种、分蘖型玉米或普通玉米代替,生物产量低,且营养品质难以保证,影响了牛奶品质和养牛业发展,畜牧业迫切需要高产优质青贮玉米品种。潘金豹...
2022-08-25
23
2022-08
【光明网】北京农学院:践行强农兴农使命 培养知农爱农人才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希望涉农高校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
2022-08-23
23
2022-08
【中国网】打造实践金课,跨学科交叉融合助力乡村民宿产业发展
为落实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强化“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功能,在东峪村“第一书记”原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环境设计专业11级毕业生李超群的协调联系下,北京农学院“古树+民宿”融合促振兴—“同心创艺,栗香随行”实践团师生前往怀柔区琉璃庙镇东峪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经过前期调研,为解决当地实际问题,...
2022-08-23
22
2022-08
【首都教育】北京高校书记校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正在召开的2022年北京高校暑期工作会,各高校书记和校长紧紧围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以更大作为融入和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深入思考交流,达成广泛共识。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张军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系统适应时...
2022-08-22
22
2022-08
【现代教育报】北京高校书记校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正在召开的2022年北京高校暑期工作会,各高校书记和校长紧紧围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以更大作为融入和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深入思考交流,达成广泛共识。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张军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系统适应时代...
2022-08-22
19
2022-08
【新华网】北京蒲洼自然保护区发现大型水生昆虫巨齿蛉
新华网北京8月18日电(记者丁静)记者18日从北京农学院获悉,学校一个调查团队在北京市房山区蒲洼自然保护区发现了大型水生昆虫——巨齿蛉。北京农学院团队发现的东方巨齿蛉。(北京农学院供图)东方巨齿蛉体型巨大,成年成虫一般体长5l毫米至83毫米,因其头部长有两颗巨牙而得名。巨齿蛉对水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当水体发...
2022-08-19
18
2022-08
【农民日报】二十多年潜心研究 他们扛起我国青贮玉米育种大旗
我国青贮玉米育种和生产利用发展较晚,2000年以前主要使用玉米秸秆、玉米农家种、分蘖型玉米或普通玉米代替,生物产量低,且营养品质难以保证,严重影响了牛奶品质和养牛业发展,畜牧业迫切需要高产优质青贮玉米品种。从1999年开始,北京农学院青贮玉米育种团队在潘金豹教授的带领下,辛苦耕耘20多年,以解决我国青贮玉米...
2022-08-18
16
2022-08
【中国科学报】世界最大水生昆虫现身北京蒲洼自然保护区
巨齿蛉北京农学院供图诱捕现场北京农学院供图近日,北京农学院智慧农业研究院昆虫多样性调查团队在北京市房山区蒲洼自然保护区发现东方巨齿蛉。据团队负责人、北京农学院教授徐践介绍,东方巨齿蛉是世界最大的水生昆虫——巨齿蛉的一种。巨齿蛉是广翅目齿蛉科昆虫,生命周期约有3—4个月,要经过卵、幼虫、蛹,最后...
2022-08-16
15
2022-08
【V思想】北京农学院“小荞人家”实践团赴碰河寺村助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于2022年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勉励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近日,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碰河寺‘小荞人家’”社会实践团立足学院学科特点、专业优势,积极响应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赴密云区...
2022-08-15
13
2022-08
【农业农村部官网】北京这里的高品质蜂蜜产量翻了一番
这个暑假,北京高校100余支社会实践团陆续奔赴乡村振兴一线。在房山区的蒲洼乡,北京农学院师生建设了一个智慧蜂场,利用专业所学研发出智能蜂箱设备和管理认养系统,助力蜂农提质增收。智能蜂箱上岗不到半年,当地蜂蜜产量翻了一番,高效的蜂场管理系统也帮助蜂农减少了超50%的人工消耗。房山区最西部的蒲洼乡与河北涞...
2022-08-13
13
2022-08
【劳动午报】北京农学院师生组团助力乡村振兴 “北农课堂”搬进京郊桃园
暑假期间,北京农学院多个服务乡村振兴的师生实践团来到京郊乡村,在桃园里上起生动“大课”,为桃农送去实用技术和新的销售方式,也通过现场实践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专业知识,助力果品产业振兴,培养学生的学农爱农情怀。技术培训送到桃园让桃农听得懂、学得会眼下正值脱袋、摘桃的农忙季节,在平谷区夏各庄镇安固村,北...
2022-08-13
10
2022-08
【北京日报】智能蜂箱上岗!北京这里的高品质蜂蜜产量翻了一番
这个暑假,北京高校100余支社会实践团陆续奔赴乡村振兴一线。在房山区的蒲洼乡,北京农学院师生建设了一个智慧蜂场,利用专业所学研发出智能蜂箱设备和管理认养系统,助力蜂农提质增收。智能蜂箱上岗不到半年,当地蜂蜜产量翻了一番,高效的蜂场管理系统也帮助蜂农减少了超50%的人工消耗。房山区最西部的蒲洼乡与河北涞...
2022-08-10
09
2022-08
【光明网】北京农学院:扎根“三农”沃土 打造服务首都乡村振兴北农样板
近年来,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北京农学院坚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充分发挥办学特色优势,为首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2020年,学校引智帮扶低收入案例入选第二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首批最佳案例。2021年,学校提交的《发挥平台资源优势 提升精准帮扶成色》案例,入选教...
2022-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