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农新闻

首页 > 北农新闻 > 正文

校长王慧敏为城乡发展学院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

    5月7日晚,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慧敏为城乡发展学院2016级会展经济管理和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同学上了一节生动的形势与政策课。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这个主题,王校长分别从乡村振兴的背景与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宗旨与原则、乡村振兴的实践与路径三个方面为同学们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王校长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央做出了振兴乡村的战略部署。 ”

她指出,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起点、新征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迫切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王校长对同学们说:“对于农村区域发展和会展经济与管理这两个专业来说,深入领会乡村振兴这一战略部署,对自身专业学习和未来的学习工作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王校长带领同学们回顾了历史上党和国家为发展农村做出的战略部署,并与当下的乡村振兴战略作对比,指出了新时期农村发展的新方向。她指出,乡村振兴从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从战略上上升了一个很高的台阶。王校长特别强调:“中央新提出的20字战略,正是城乡发展学院同学未来做区域规划要牢记的的最重要原则,希望同学们时时牢记。”

校长深入介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六大原则。同学们认真地聆听,快速地记着笔记。“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要实行中央统筹、省总负责、县市抓落实的的工作机制,像抓精准扶贫一样抓乡村振兴;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四个方面优先发展农业农村;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要依靠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要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要坚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社保等社会事业,促进城乡融合、农民全面发展;要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遵循规律,注重特色,规划前行,有序推进。”

针对现阶段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王校长向同学们讲解了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分别是: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走共同富裕之路,走质量兴农之路,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走乡村善治之路,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七条路径。

在课堂上,王校长给同学们出了两道思考题:“为什么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为什么要走城乡融合的路径?”

这引发了同学们的深入思考。2016级会展经济一班的陈健铭同学说:“城市与乡村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关系,不能相互脱离,需要共同发展。”2016级农村区域发展的曹福气同学表示,城市对农村的反哺能力不容忽视,城市的发展也能够很好地带动农村的发展。

王校长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乡村振兴战略。2016级会展经济与管理的白婕宜同学说:“这堂课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乡村的发展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今后会更加要关注乡村发展,并为之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