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晚18:30,校党委副书记石勇来到教学楼B座302教室,为2015级文法学院法学和社会工作专业的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深刻的形势与政策课,深度解读如何“打好有准备之仗,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石勇副书记指出,若想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必须先解决三大问题:一是如何树立就业目标,认清自己的社会需求与自我认知;二是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如何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三是如何清楚地认识国家当前的就业政策与形势。

“有多少人已经考虑过自己大四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了?又有多少人已经有了明确的就业目标?”石勇副书记向同学们问道。紧接着,他又以哈佛大学调查在校大学生是否有目标对今后生活影响为例,引出了树立目标的重要性:“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很多同学若有所思的点头或记着笔记。

结合当前我国就业政策与趋势,石勇副书记详细解读了社工专业和法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他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按照“大市场,小政府”的发展趋势,专家预计,在未来十年内,公民将慢慢形成社工意识,而政府也将随之出台配套政策,社工专业人才需求会大幅增加。“而法学专业属于朝阳学科,从社会需要来看是大有发展前景的。随着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各经济组织、律师事务所对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

最后,石勇副书记对同学们提出几点要求:一是提早确定就业目标、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二是提高相应的能力水平、为实现自己的更高质量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充分了解就业政策,为自己今后的就业做好长足的准备。
法学二班的杨鑫宇同学说道:“这堂别开生面的课,聚焦了即将面临找工作的我们的需求,让我知道找工作不仅仅凭自己的喜好,更要结合自身的性格、专业等因素综合考虑,这也使我今后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少走许多弯路。总之,这堂课让我受益匪浅。”
法学一班的刘晨课后说:“今天的课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了就业目标、就业能力和就业政策,为自己的就业指明了方向,我要结合自己的目标与兴趣,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法学一班葛梦一说:“今天这堂课让我知道了自己在就业问题上考虑的不足,找工作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困难等待着我,所以现在一定要学好专业知识为今后找工作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