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农新闻

首页 > 北农新闻 > 正文

首都文明校园故事|北农老师的“三农”情结

   传播校园好声音,唱响时代最强音。6月22日下午,由首都文明办、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主办的“筑梦新征程”首都文明校园故事分享会首场活动在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开讲。中央文明办、北京市区有关部门领导和273所首都文明校园相关负责人、学生代表共300多人参加。

   我校科学技术处副处长路平、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刘超杰老师代表学校以“大学老师的三农情结”为主题,分享了学校老师们心系“三农”,将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从大力推广种植金盏菊,使农民摆脱贫困的李志敏老师,到三十年如一日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农民种甘薯、种食用菌的赵波和陈青君等一大批教授,他们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阐释着这句话的丰富内涵,不断为农民增收致富助力。路平、刘超杰两位老师通过演讲现场摆放的各式各样的生菜,带领观众走进了我校范双喜教授和他的团队,大家一起聆听了北京生菜的“前世今生”。从品种选育到技术研发,从克服艰苦条件到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让观众充分感受到了北京农学院几代蔬菜人的梦想。

    事小见思想,滴水见太阳。两位老师的精彩分享,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我校作为首都文明校园创建“思想道德建设好、领导班子建设好、教师队伍建设好、校园文化建设好、优美环境建设好、活动阵地建设好”这“六个好”的内涵,更展现了我校始终坚持的特色发展初心:全力服务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这种初心体现在二十年如一日破解产业发展难题的范双喜、让中国的葡萄酒站上世界舞台的李德美、让插花艺术走向世界的侯芳梅、以“匠心”重现乡村之美的史亚军等一批专家教授身上。未来我们学校的老师将继续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保障,致力于农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服务于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与追求。

    据悉,2017年11月,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下发了《关于表彰2015—2017年度首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的决定(精建〔2018〕2号)》,经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组织考评,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审议,我校被授予“首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