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全面扎实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大讨论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提高全校教职工的思想认识,根据《学校内涵发展大讨论整体实施方案》相关要求,学校新闻网特推出“内涵发展大家谈”系列报道。(含书记院长谈内涵发展、职能处室负责人谈内涵发展、教师谈内涵发展等)。现推出“书记院长谈内涵发展”,陆续刊发各二级学院(部)书记、院长关于二级学院(部)内涵发展的思考和探索。
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马俊云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一个重要阵地。学校举办内涵式发展大讨论活动,对于深入思考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教育思想,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水平,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一个年轻的学院,师资力量不足,按照教育部350:1的要求,目前尚缺编4人;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思政课教师中50岁以上的占60%;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年平均学时都在500左右。
如何在现有状态下,推动学院内涵式发展,我认为首先要找准学院的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如果说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办学的大动脉,那么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桥头堡。作为农业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就要和农业专业教育相配合,致力于聚焦培养广大学子爱农、为农、精农、强农的意识与情怀,体现出农业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优势和特色。其次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各项举措。纵观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现状,普遍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包括如何进一步建强师资队伍、盘活教学资源、实现全员思政等等。这些共性问题,我校也是无法回避的。思考内涵式发展的举措,在培养目标上,鉴于农业在社会上的弱势地位,要引导涉农专业学生首先做好人中人,把根扎牢、把脚站定、久久为功,而不是刚一起步就要作人上人。在平台载体建设上,做到理论与实践融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贯通、线上与线下联通,多途径发挥思政课动力、杠杆、引擎作用。在大思政格局营造上,思政教师主动和专业教师、学工教师三点连线,各守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再次,要加强学院内部建设,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学院直属党支部、行政、分工会、各教研室等组织机构时刻体现存在感,注重教师个人成长的需求,公平公正对待教师切身利益,力所能及解决教师现实困难,既讲原则又讲感情,把对教师的关怀关爱体现在一点一滴、做得实实在在,让全院教师能够激情满怀、心无旁骛积极投身建设具有农业院校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