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张丽萍)“校长,植物不会说话,它不会告诉我它生病了。我们能否在老师带领下组建团队,到农村去深入实践,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12月13日,在“我与校长面对面”座谈会上,北京农学院植物科...
教育改革发展 提质保公平让人民满意(一年形势观察) 本报记者 董洪亮 《人民日报 》( 2013年12月19日 02 版) 【核心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均衡发展成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从“有学上”到“上...
以特色促发展 建设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 王慧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CCTV2)到我校,就“金鱼喂食过多 会被撑死?”这一主题做相关实验,并对我校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曹永春进行专访,相关节目报道于2013年12月14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是真的吗》栏目播出。 &nb...
针对北京由传统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北京农学院找准特色和定位,依托大学科技园—— 培养都市型现代农林人才(教育视界·聚焦高等教育改革试点④) 本报记者 董洪亮 12月5日,北京农学院一年一度的“3+1”人才...
本报记者 吴镝摄 本报记者 贾晓燕 任敏 一段时间以来,隔夜菜不能吃,吃了会致癌的说法在网上疯传——“肉类亚硝酸盐比蔬菜高”、“隔夜菜冰箱放18小时亚硝酸盐全超标”。按照这个说法,隔夜菜放久了,能够致...
由北京农学院、延庆县组织部、四海镇政府主办,北京农学院延庆四海农业科技综合服务试验站承办的2013年延庆县四海镇花卉及果树栽培技术培训班日前在北京农学院举行。此次培训班主要针对四海镇各村级全科农技员和种植...
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第六届食品节日前举行,食品节现场展示了由学校师生融入新技术新工艺制作的20多种“稀奇”食品,包括香菇素肉松、花色鸡蛋干、降胆固醇酸奶以及能快速冲泡的八宝粥等,这些食品不仅新奇...
“学姐的手艺真棒!”11月29日,学生在品尝高年级同学制作的特色糕点。当日,在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的第六届食品节上,大三学生展示了在老师指导下,运用新技术并融入科研成果制成的20多种既营养美味、...
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的第六届食品节11月29日开幕。在食品节上,平时市面上百姓买不到、吃不到的食品一一亮相。这些食品并不是出自糕点师,而是由该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亲手制作。图为在学生实践活动成果展...
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到我校,就“无铅松花蛋真的无铅吗?”这一主题做相关实验,并对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仝其根进行专访,相关节目报道于2013年11月22日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首都经济报道》栏目播出。
人民网北京11月19日电 (记者林露 实习生孙悦)今天,北京农学院校长王慧敏做客人民网谈高校人才培养话题。王慧敏表示,近年来,学校在培养村官方面成绩十分突出,若某位同学成功当选村官,学校还会在其毕业后继续提...
人民网北京11月19日电 (记者林露 实习生孙悦)今天,北京农学院校长王慧敏做客人民网,在谈到学校的发展时,王校长表示,学校的目标是建设都市型农林大学。 王慧敏说,学校地处北京,在这里人们对农业的需求是...
本报记者实验发现:鸡蛋壳上细菌真不少 生鸡蛋皮挺脏,做时先洗洗 “打鸡蛋的时候,大家会把蛋壳洗一洗么?还是就这么直接打到碗里锅里?”喜欢在家制作美食的董小姐在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条微信,引来大伙儿的一通激...
科技园里上大课 现场教学重实践 北京农学院大学科技园助力实践教学 本报通讯员 张丽萍 “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一组挖的甘薯最大,长得最好。”10月20日,在北京农学院大学科技园(农场...
2010年7月,团北京市委书记会选定北京市密云县不老屯镇陈家峪村开展“帮村扶户”活动,号召机关干部深入基层俯身为民,轮流派干部到村里驻点。3年来,从北京城区至密云水库北岸山区的155公里路,团北京市委机关和直属...
科技和人才:架构京郊农村发展的桥梁 ——北京农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郑文堂教授访谈录 本报记者 张 克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与农村发展,是推进经济结...
日前,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将课堂搬到了葡萄种植园和红酒厂。从正确采摘和选择原料葡萄,到红酒酿造流程,再到红酒的品鉴,教师们现场讲授、精心指导,学生兴趣盎然、亲身参与实践。 图为中国葡萄学会副秘书...
10月14日,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将课堂搬到了葡萄种植园和红酒厂。从正确采摘和选择原料葡萄,到红酒酿造流程,再到红酒的品鉴,李德美老师现场讲授、精心指导,学生兴趣盎然、亲身参与,同学们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