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假,猜猜你的老师同学都在干吗?如果你给他们发微信,他们可能会这样回复你——“我在田野乡村调研……”“我在红色圣地学习……”“我在边远地区支教……”为让学生们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北京各高校纷纷组织师生开展实践活动,上好“行走的思政课”、“乡野田间的实践课”、“红色圣地的党史课”,让师生们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把青春的答卷写在绿水青山间。 中国人民大学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2023年暑期...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 尹希宁)由北京青少年服务中心主办的“走进京郊大地 建功美丽乡村”北京青年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创效实践活动近期正式启动。据介绍,该活动是落实《北京共青团关于深化实施助力乡村振兴青春建功三年行动计划》工作要求,聚焦“青振京郊”工作品牌,由北京青少年服务中心发起,北京农学院、北京城市学院、通州区农业农村局、通州区团委、房山区团委、平谷团区委、房山区韩村河镇、平谷...
“很奇妙!”8月9日,是北京农学院大学生周思岐、史雨星、孙文怡、赵英淇驻村实践的最后一天。上个月,来自京内外的67所高校的千名大学生,走进平谷区274个村庄,进行2023年“千人百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学生们进深山、逛果园、访村民,作为年轻的“智囊团”为村庄的振兴出谋划策。周思岐和另外三个学生一起住进了平谷区镇罗营镇东牛角峪村,调研村里的旅游资源,给村里做豆腐的大娘拍视频,和村民们一起筹备村晚……出自...
在日前的强降雨天气中,本市部分树木出现倒伏折枝,为古树保护敲响警钟。15日,北京农学院古树保护团队师生来到北海公园南门外的团城,为两棵年龄超过800岁的古树做“体检”,通过宣讲古树文化内涵增强游客对古树的保护意识。在北海公园团城,有两棵“明星树”——高大巍峨的白皮松“白袍将军”和苍翠挺拔的油松“遮荫侯”,历经800余年生长出的树干高大粗壮,吸引了众多游客拍照留念。9时30分,趁着阳光还不太刺眼,北京农学...
今年暑假,北京农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有4名研究生和1名本科生在房山区蒲洼乡蒲洼村科技小院从事暑期服务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因为突如其来的持续强降雨,当地暴发山洪,造成大面积断电断网断路,他们与外界的通讯突然中断。“同学们是否安全”“有没有带足够的食物和衣物”……失联学生的安危冷暖牵动着家长及学校干部师生的心弦,一场跨越百里、与时间赛跑的接力救援在校地之间展开。学校得知情况后迅速成立由党委书记...
“这个小纸包里装的是赤眼蜂的卵,这么一小包就有数千颗,我们把它挂在玉米叶上,每亩挂上这么一小包,赤眼蜂的卵就会释放出来,寄生到玉米螟的卵当中,从而消灭玉米螟的幼虫……”一片玉米地里,陈佳兴正在教王大姐如何使用赤眼蜂卵卡进行生物防治。陈佳兴(左)作为北京农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将自己的所学用于家乡建设,是陈佳兴上大学时就立下的志向。2022年毕业时,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平谷区的乡村振兴协理员,被分配到平...
近年来,北京农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北农科技园)完整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发挥科技对农业强国的支撑性作用,奋力打造国家一流“双创”人才培育地、国家一流科技成果转化地、国家一流农业企业孵化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为“双创”生态圈和新就业形态的形成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一幅以忠诚担当为底,以创新发展为魂,以服务“三农”为向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一串串鲜活的数据、...
【北京教育】厚植爱农情怀 练就兴农本领 着力培养高素质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北京农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段留生访谈
7月,平谷乡村迎来了一群稚嫩却充满着朝气的面孔。“千人百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以来,来自57所京内高校和10所京外高校的1000名学生,走进平谷的274个村,开展调研和实践。他们自觉地担当起乡村振兴的使命,用知识和技能为乡村服务,将青春的光和热倾注在平谷的大地上。今年,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精心谋划,部署了“千人百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红色“1+1”、首都高校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等系列实践活动。首都高...
牛奶含有丰富的营养,其营养成分仅次于鸡蛋,是最接近人体天然需要的食品,也被称为“白色血液”。人们常用“吃的是草、挤的是奶”来形容奶牛,然而实际上,奶牛吃的极为讲究,牛饲料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原奶的产量及品质。北京卫视《为你喝彩》节目与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奶牛营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蒋林树一起探秘奶牛的养殖秘密。 精益求精揭秘“白色血液”的养成之路好料养好牛,好牛产好奶,奶牛们享受着美...
今年,北京地区2023届高校毕业生约有28.5万人。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人力社保局获悉,对于离校后暂未找到合适工作的毕业生,即将联合市教委、市科委中关村委员会等10部门,出台《关于开展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的通知》,明确将在全市范围内选取不少于6000个见习岗位,面向毕业生打包推送,为其提供就业见习岗位,帮助提高就业能力,早日实现就业。市人力社保局表示,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协...
8月3日晚,寻幽探胜——国家图书馆藏三山五园舆图及园林主题文化艺术巡展在北京隆福文化中心启幕。珍贵文献中的舆图、画样与当代艺术家的绘画和雕塑等形成对话,又与科技手段辅助下的园林复原图互相印证,丰富了人们对三山五园的认识。三山五园是以畅春园、圆明园、万寿山颐和园、玉泉山静明园和香山静宜园为核心的古代人居环境系统,是一片承载了特殊民族记忆的风景园林文化遗产。此次展览展出作品百余件,以三山舆图、应物象...
日前,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植物健康研究院(以下简称植物健康研究院)产学研合作项目正式启动。依托植物保护学科和专业,结合农业资源与环境、生物工程、应用化学专业科研人员的资源优势,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组建了植物健康研究院,并于今年5月举行了揭牌仪式和产学研合作研讨会。本次启动会上,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尚巧霞介绍了植物健康研究院及第一轮产学研项目基本情况,项目揭榜人对项目开展...
光明网讯(记者 张倩)8月3日晚,“寻幽探胜——国家图书馆藏三山五园舆图及园林主题文化艺术巡展”在北京隆福文化中心开幕。展览将多元艺术形式与历史文献梳理相结合,活化典籍图像,诠释“三山五园”蕴含的山水精神与美学趣味,为观众奉上一场文化盛宴。本次展览分为“三山舆图”“应物象形”“数绘五园”“寻幽探胜”四个篇章,依次呈现国家图书馆藏代表性舆图复制件,当代艺术名家的园林主题创作,三山五园文献研究成果,以...
“这个小纸包里装的是赤眼蜂的卵,这么一小包就有数千颗,我们把它挂在玉米叶上,每亩挂上这么一小包,赤眼蜂的卵就会释放出来,寄生到玉米螟的卵当中,从而消灭玉米螟的幼虫……”一片玉米地里,陈佳兴正在教王大姐如何使用赤眼蜂卵卡进行生物防治。作为北京农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将自己的所学用于家乡建设,是陈佳兴上大学时就立下的志向。2022年毕业时,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平谷区的乡村振兴协理员,被分配到平谷镇,负责经济...
暑期,来自57所京内高校、10所京外涉农高校的近千名大学生,走进北京市平谷区全域274个行政村,围绕开展乡村调研、参与农事实践、参与文明乡村建设、助力农产销售等主题,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千人百村”暑期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在乡村土地上了解乡村特征,在田间地头、在群众家中,真正了解农村的人地事物情,以青春之力助推乡村振兴。脚沾泥土心中有情从课本和实验室里走出来在东高村镇,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等4所高校的50余名...
“同学们和救援车队汇合了”“太好了,终于可以放心了”“学生已经安全到达并入住,请大家放心”……这是8月4日3时30分许,北京农学院防汛救援工作组微信群里面的一段对话。近日,北京连续强降雨天气导致房山等地出现洪涝灾害,造成大面积断电断网断路。7月31日10时,农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在房山区蒲洼乡蒲洼村科技小院开展暑期服务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的王泽源等4名研究生和1名本科生,与家人、老师和同学突然失联,他...
8月3日晚,“寻幽探胜——国家图书馆藏三山五园舆图及园林主题文化艺术巡展”在北京隆福文化中心启幕。珍贵文献中的舆图、画样与当代艺术家的绘画和雕塑等形成对话,又与科技手段辅助下的园林复原图互相印证,丰富了人们对三山五园的认识。三山五园是以畅春园、圆明园、万寿山颐和园、玉泉山静明园和香山静宜园为核心的古代人居环境系统,是一片承载了特殊民族记忆的风景园林文化遗产。此次展览展出作品百余件,以三山舆图、应...
中新网北京新闻7月29日电 来自57所京内高校、10所京外涉农高校的近千名大学生这个暑期走进北京市平谷区全域274个行政村,围绕开展乡村调研、参与农事实践、参与文明乡村建设、助力农产销售等主题,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千人百村”暑期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在乡村土地上了解乡村特征,在田间地头、在民众家中,真正了解农村的人地事物情,以青春之力助推乡村振兴。在东高村镇,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等4所高校的50余名大学生们走进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