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农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张德强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期刊《植物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杨树脯氨酸4-羟化酶基因变异调控树干动态生长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引入时间维度作为表型挖掘了调控毛白杨胸径多年生动态生长的重要功能基因PtoP4H9(脯氨酸4-羟化酶),揭示了该基因通过调控细胞壁的化学修饰来促进树干纵向生长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该研究结果不仅填补了国内外树木多年生动态生长的遗传调控机制一直不...
暑期,来自57所京内高校、10所京外涉农高校的近千名大学生,走进北京市平谷区全域274个行政村,围绕开展乡村调研、参与农事实践、参与文明乡村建设、助力农产销售等主题,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千人百村”暑期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在乡村土地上了解乡村特征,在田间地头、在群众家中,真正了解农村的人地事物情,以青春之力助推乡村振兴。在东高村镇,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等4所高校的50余名大学生们走进现代化农业企业,参观了企业的...
盛夏7月,全国著名的“大桃之乡”北京市平谷区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鲜桃季”,这意味着平谷大桃全面迎来丰收上市,供应全国市场,一直持续至10月底。“举办‘鲜桃季’活动,是我区做好‘土特产’文章、促进大桃销售的重要举措,是聚合资源、展示形象、引领潮流的重要平台。”平谷区委副书记、区长狄涛介绍。大桃是平谷区最大的“土特产”,年产量10余万吨,是当地10多万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这两年来,平谷区坚持“促消费、聚人气...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7月24日—25日,北京农学院党委书记赵锋带队到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调研,推动产教融合、校地合作,并与宣化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化区区委书记张聪及相关负责人出席有关活动。赵锋一行先后来到河北宣工、宣化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大豆育种基地、北京农学院博士工作站以及全球重要农业文...
为有效应对强降雨天气确保安全度汛北京教育系统进入全面防汛“战时”状态门头沟区门头沟区教育资产服务管理中心在区教育两委的统筹调度下,闻“汛”而动,火线组建起防汛应急抢险队,15名党员干部教师站前列、勇担当,全力以赴保障学校安全。中心按照干部教师专业特长,统筹部署电力、工程、排水专业作业人员,抢险电话24小时接听,抢险人员按照排班随时待命。中心负责人指挥分派应急抢险任务,区教委后勤管理与基本建设科负责...
盛夏的风,吹进了平谷,涨红了大桃的脸。又到了一年一度平谷大桃集中上市的时节。作为平谷最大的“土特产”,大桃已经成为平谷现代农业的“金字招牌”。平谷着力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持续发力推动大桃产业提质升级,用心打造“科技桃、文化桃、诚信桃、致富桃”,不断擦亮平谷大桃“金名片”,促进农文旅体商融合发展,激活消费新场景,释放消费新动能。甜蜜桃香,弥漫在乡村振兴路上。 “科技桃”带动产业提质作为正在崛...
日前,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植物健康研究院(以下简称植物健康研究院)产学研合作项目正式启动。依托植物保护学科和专业,结合农业资源与环境、生物工程、应用化学专业科研人员的资源优势,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组建了植物健康研究院,并于今年5月举行了揭牌仪式和产学研合作研讨会。本次启动会上,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尚巧霞介绍了植物健康研究院及第一轮产学研项目基本情况,项目揭榜人对项目开展...
初中生们在北京农学院实验室进行生菜催芽播种。C02-C03版图片/受访者供图郭洪刚(左一)在教学实践基地为同学们讲述害虫危害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年暑期是实施新冠疫情“乙类乙管”后的第一个暑期。不少家长选择将孩子带出家门,走进博物馆看展、走进高校感受大学氛围、参加研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拓展视野、增长知识。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刘玲看来,让孩子走进社会、走进更广袤的场所十分必要,学生的学...
7月21日,北京农学院召开领导班子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推动调研成果转化落地,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市委主题教育第十六巡回指导组副组长杨剑飞、成员张洪亚到会指导,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党委书记赵锋主持会议并讲话。赵锋指出,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在深入调研上下功夫、出实招、求实效。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聚焦学校事业高质...
“这个小纸包里装的是赤眼蜂的卵,这么一小包就有数千颗,我们把它挂在玉米叶上,每亩挂上这么一小包,赤眼蜂的卵就会释放出来,寄生到玉米螟的卵当中,从而消灭玉米螟的幼虫……”一片玉米地里,陈佳兴正在教王大姐如何使用赤眼蜂卵卡进行生物防治。作为北京农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将自己的所学用于家乡建设,是陈佳兴上大学时就立下的志向。2022年毕业时,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平谷区的乡村振兴协理员,被分配到平谷镇,负责经济...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对北京昌平二中的部分孩子们来说,这个暑假有点特殊,作为初、高中学生的他们,有机会走进大学校园,在重点实验室青年科研人员的指导下,近距离探索农业科学的奥秘。这些孩子们分为四个小组,分别由四位副教授带队指导,将在暑假期间完成一项课题研究。课题分别是:瓜型棉蚜与棉花型棉蚜转化形成机制、动物可穿戴的消毒设备研发、高温对不同品种生菜种...
7月20日,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农学院在康比特产业园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北京农学院校党委常委、副院长张劲柏等领导一行,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奇庚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参加了签约活动。与此同时,本次签约也得到了所在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高度关心,昌平区未来科学城管委会校城融合处处长熊玉川、昌平区南邵镇副镇长高媛出席了签约仪式,并在仪式上作了发言。本次合作,双方将在技术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精神,根据《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有关要求,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2023年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乡村振兴“笃行计划”专项行动。专项行动以“...
7月13日,首都高校“大思政课”主题实践活动暨“走进平谷农业中关村 服务首都乡村振兴”“千人百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平谷区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游钧,教育部思政司、市委教育工委、市委农工委、市人力社保局、市社科联和平谷区等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会。57所京内高校、10所京外高校分管负责同志、指导教师和学生共计千余人参加。市委教育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张革主持活动...
7月14日,2023年全国大学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启动周系列活动在北京清华大学拉开帷幕。据悉,2023年全国大学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组织学生在实践中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力求在影响力、覆盖面和育人成效方面取得更多实打实的工作成果。继北京站之后,后续还将在内蒙古、甘肃、云南等多个省市接力举办社会实践启动周地方站点活动。中青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