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2015年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各有关单位:
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依托北京农学院成立的北京市专门开展新农村建设研究的机构,是北京市的新农村建设研究平台。
为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建设研究水平,推动北京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基地将结合北京郊区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围绕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发展的热点与难点问题,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四项课题。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题研究内容
1、方向一:都市型现代农业
主要研究内容:围绕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系统开展理论与应用研究,积极探索都市型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路径、模式等。
2、方向二:涉农企业管理
主要研究内容:围绕培育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综合经营能力和产业发展效益,积极开展涉农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和管理模式创新,为北京市涉农企业发展提供服务。
3、方向三:涉农法律与社会问题
主要研究内容:以农村社会发展为重点,针对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法律和社会问题,开展系统研究,为构建首都城乡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4、方向四: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
主要研究内容: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背景,以跨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要对象,研究构建京津冀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思路、功能配置、布局战略、协同策略、实现路径和政策建议,加快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
二、课题要求
1、请在上述四个方向内自拟题目选择申报;
2、课题研究周期为2015年5月-2016年12月,基地对开放课题进行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
3、每项课题资助经费为2.5万元,经费使用严格按“北京农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执行。
3、每项课题要求的研究成果包括发表社科类核心及以上级别期刊)1-2篇,其中1篇须为CSSCI期刊。
4、课题成果署名:课题研究成果公开发表,必须在突出位置(著作封面、论文首页等)注明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开放课题资助,写明资助项目名称和项目号。
三、申报条件
1、本次课题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由本基地以外的研究人员申请,课题可以由申请人独立完成或与本基地科研人员合作完成。
2、申报者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中级以上且具有博士学位,要求具有相关研究与工作基础。不具备上述职称或学位条件,但在相关领域有深入研究者,也可提出申请。
3、申请人须是课题研究工作的实际主持人,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
4、每个申请者只能申报1项课题。
四、申报办法
1、申报者可登陆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网站(http://www.xnc.bac.edu.cn),下载《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建设项目申请书》(或直接从本通知附件中下载),按有关要求填报。申请书须经所在单位领导在申请书上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2、本次课题评审依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匿名评审方式,由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组织相关学科专家进行评审。
3、申报材料:
(1)申请书一式7份,统一用A4纸印制,左侧装订。
(2)用word录入的《申请书》电子版,发送至:xugc@live.com。
六、申报截止日期及申报地点
受理申报材料的最后截止日期为2015年5月1日,申报者应保证在此之前将申报材料交至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办公室,过期不予受理。
通讯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北农路7号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
邮政编码:102206
联系电话:010-80799305, 80797309
联系人:史亚军,徐广才
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开放课题申请书.doc
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
2015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