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任 洁 通讯员 张丽萍)昨天,北京农学院为首批转入大理石花纹状肉质基因的克隆肉牛“萌萌”、“妞妞”举办周岁生日会,这两头克隆牛生长发育正常,各项血液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均正常。经权威机构检测证明,外源的A-FABP基因成功转入基因组中,并稳定整合。
我国虽有五大黄牛品种,但至今没有一个世界公认的肉用品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产肉率低,肉的品质不高。
2012年7月19日,两头含有脂肪性脂肪连接蛋白基因的秦川牛犊牛在农学院综合实验基地诞生,标志着北京农学院具备了生产转基因动物成熟的技术体系,继续攻关,有可能获得拥有较理想“大理石花纹肉质”的国产肉牛,并部分替代目前主要依靠进口的高档牛肉。
一年来,两只含有脂肪性脂肪连接蛋白基因的秦川牛“萌萌”和“妞妞”在基地茁壮成长,体重分别从出生时的21公斤和50公斤,达到现在的307公斤和403公斤。据农学院教授介绍,两头牛肠道微生物菌群及寄生虫与正常牛一致,没有突变或基因漂移发生,两头牛的代孕母亲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正常,两头转基因牛共同饲喂的两头犊牛生理生化指标也都正常,没有发生外源基因漂移。
接下来,转基因克隆牛科研团队将继续扩繁牛的种群数量,同时使用转脂肪性脂肪连接蛋白基因的克隆牛和秦川肉牛进行杂交试验和对比试验,将基因稳定遗传个体,建立特有的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