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延庆区儒林街道“永愿助老 安享银龄”项目正式启动“双智驱动”计划,并成立北京农学院首个驻点社区学校“儒邻书苑”。作为北京市37个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中唯一的延庆区项目,该计划以“智力+智能”双轮驱动为核心,创新探索“1353双工融合工作模式”,为首都基层养老服务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双智驱动”计划以专业社工为枢纽、志愿服务为载体,通过“智力驱动”链接北京农学院、...
2023年8月,北京农学院现代园艺学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近年来,他们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深入乡村振兴前沿一线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不断完善都市型现代园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团队成员将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以实际行动诠释“培根铸魂育英才”的责任与担当。育人:“课堂在田间,师者在身边”2024年春天,该校现代园艺学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领学生深入昌平科技小院的地被植物试...
河北保定安国市被称为“中国药材之乡”,田间种植着大量祁菊花、祁紫菀、黄芪、党参、当归等常用中药材。这些药材品质优良,深受中药企业和消费者青睐,也被大量销往北京市场。毕业于北京农学院的魏绮梦是当地的大学生农业职业经理人,她将乡野风光变为村民致富的资源,参与完成了多条药香休闲旅游线路规划申报工作,为安国市乡村打造出全年无淡季的乡村旅游体验,让更多游客感受到安国乡村的独特魅力。农业职业经理人以市场化...
近日,北京农学院举行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暨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出征仪式,521支团队、3000余名师生启程奔赴祖国各地乡村振兴一线开展支农扶农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党委书记赵锋为实践团队授旗,为师生上乡村振兴“大思政课”,勉励大家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在社会大课堂中感悟新时代中国的伟大成就;发扬“自找苦吃”精...
近日,北京农学院举行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暨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出征仪式。现场,该校党委书记赵锋为师生们带来一堂乡村振兴的“大思政课”。赵锋指出,学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把上好乡村振兴“大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大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近年来,广大北农师生听从党的号召,勇担强农兴农使命,奔赴祖国各地“三农”一线,用智慧和汗水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赢得了...
7月9日下午,北京农学院举行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暨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出征仪式。学院党委书记赵锋出席仪式并为师生上乡村振兴“大思政课”。校相关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负责人、实践团师生代表参加出征仪式。“学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把上好乡村振兴“大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大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赵锋在为师生上乡村振兴“大思政课”时表示,要发扬“自找苦吃”精神...
7月9日,北京农学院举行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暨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出征仪式,校党委书记赵锋为师生实践团队代表授旗。今年暑期,学校组织521支团队、3000余名师生奔赴祖国各地乡村振兴一线开展支农扶农社会实践。今年该校创新推出“揭榜挂帅”社会实践专项,鼓励师生主动对接产业真需求,精准解决产业真问题。经过前期征集榜单、申报遴选,共有15支团队成功揭榜。例如“基于新型国产基质的蓝莓高效栽培及其文创与营销模式探索”...
7月9日,“颐和园研究院北京农学院分院”在北京农学院挂牌,这是颐和园研究院首次在高等院校设立分院,标志着颐和园研究院的对外合作模式开启了新的阶段。2024年,颐和园启动研究院提升行动,与多所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同年6月,北京农学院与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启动了古油松健康及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课题研究与养云轩院落景观提升设计项目。年底,双方相互走访学习考察,取得了良好的共建效果。2025年...
7月9日,“颐和园研究院北京农学院分院”正式在北京农学院挂牌,这是颐和园研究院首次在高等院校设立分院,标志着颐和园研究院的对外合作模式开启了新的阶段。2024年,颐和园启动研究院提升行动,与多所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同年6月,北京农学院与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启动了古油松健康及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课题研究与养云轩院落景观提升设计项目。年底,双方相互走访学习考察,取得了良好的共建效果。20...
近年来,北京农学院发挥农林教育优势,深度参与首都“百千工程”,创建一批乡村振兴驿站,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北农样板”,构建起“科技赋能、人才下沉、成果转化”三位一体、具有“农科特色、首善标准”的社会服务新格局。“北京农学院乡村振兴驿站是学校落实北京市‘百千工程’、更深层次推进首都乡村全面振兴的务实举措,更是深化校地合作成果的生动实践。”学校党委副书记、院长段留生介绍,“学校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广大青年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殷殷嘱托,催人奋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乡村是重中之重,也是充满希望的田野。目前,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过1200万,其中80后、90后已成主力军。2024年全国共...
近年来,北京农学院发挥农林教育优势,深度参与首都“百千工程”,创建一批乡村振兴驿站,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北农样板”,构建起“科技赋能、人才下沉、成果转化”三位一体、具有“农科特色、首善标准”的社会服务新格局。北京农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多学科融合的市属高等农林学府。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时代首都发展和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现实需求,精准对接“大城市小农业”“大京郊小城区”的...
近年来,北京农学院发挥农林教育优势,深度参与首都“百千工程”,创建一批乡村振兴驿站,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北农样板”,构建起“科技赋能、人才下沉、成果转化”三位一体、具有“农科特色、首善标准”的社会服务新格局。近年来,在聚焦种业之都源头攻关,锚定农业中关村科技创新主战场,辐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思路下,北京农学院建成了涵盖外籍院士工作站、乡村振兴驿站、教授专家工作站、科技小院、特色产业研究院、博士...
——对话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市家畜产业经济与政策研究岗位专家刘芳【刘芳简介】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市家畜产业经济与政策研究岗位专家,兼任首都女教授协会北京农学院分会会长,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养猪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农经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出版《中国奶业损害预警研究...
编者按:6月1日至27日,北京市教育两委联合前线杂志社策划推出“北京高校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特别报道”。6月23日聚焦——北京农学院。近年来,北京农学院发挥农林教育优势,深度参与首都“百千工程”,创建一批乡村振兴驿站,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北农样板”,构建起“科技赋能、人才下沉、成果转化”三位一体、具有“农科特色、首善标准”的社会服务新格局。“北京农学院乡村振兴驿站是学校落实北京市‘百千工程’、更深层次推...
编者按:6月1日至27日,北京市教育两委联合前线杂志社策划推出“北京高校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特别报道”,6月23日聚焦——北京农学院。近年来,北京农学院发挥农林教育优势,深度参与首都“百千工程”,创建一批乡村振兴驿站,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北农样板”,构建起“科技赋能、人才下沉、成果转化”三位一体、具有“农科特色、首善标准”的社会服务新格局。近年来,在聚焦种业之都源头攻关,锚定农业中关村科技创新主战场,辐...
28年前的一个秋日,北京农学院青年教师李德美无意中走进国外一个葡萄园里,看着拾级而上、五颜六色的葡萄架,正在寻找研究方向的他被深深打动,顿时做出决定,要运用所学知识,让中国的葡萄园也能拥有这番美景。如今,中国的葡萄酒庄美名远扬,国有品牌在国际专业比赛中连夺大奖,已成为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领军人物之一的李德美站在西北丰饶的酿酒葡萄园里,澎湃的自豪感在胸腔激荡,眼前的风景胜似当年。酿造美酒 以科技力量助...
编者按:6月1日至27日,北京市教育两委联合前线杂志社策划推出“北京高校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特别报道”。6月23日聚焦——北京农学院。近年来,北京农学院发挥农林教育优势,深度参与首都“百千工程”,创建一批乡村振兴驿站,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北农样板”,构建起“科技赋能、人才下沉、成果转化”三位一体、具有“农科特色、首善标准”的社会服务新格局。北京农学院北京农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多学科融合的市属高等农林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