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鲜食玉米的种皮又薄又脆,一口咬下去,满口爆浆,一定很受欢迎吧?作为玉米‘重度爱好者’,我要分享的科研‘火花’就是关于鲜食玉米的。”来自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青年教师史利玉笑着说,“我希望通过创新玉米籽粒种皮厚度测定方法,为选育优质鲜食玉米新品种提供支撑。”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年学术沙龙在北京农学院图书馆举行。40名青年教师大胆讲出自己的科研想法,10位行业专家面对面给予点评和指导。“...
这两天,延庆区大庄科乡董家沟村的赤松茸陆续成熟,填补了夏季北京赤松茸的市场缺口。6月27日,新京报记者从延庆区了解到,为了着力发展鲜食玉米、绿色有机蔬菜、食用菌等8个特色产业,延庆区农业农村局自2020年1月率先探索建立了农业特色产业首席专家制度,邀请农业专家走进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种植。延庆区大庄科乡董家沟村的赤松茸陆续成熟。陈争摄董家沟村:0.3亩地的赤松茸 出菇总量达1000余公斤一个月前,村民郭素芳在自家...
6月27日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隆重开幕。蔡奇同志代表中共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北京篇章》的报告。我校师生高度关注,认真学习,校领导带头在第一会议室与基层党支部共同观看开幕式直播,全校各二级党组织组织师生多渠道收看党代会开幕式,学习聆听蔡奇同志工作报告,并结合学习工作实际...
“同学,你的被子和衣物我帮你装到一个大箱子了。”“谢谢老师!我有几本专业书做了详细笔记,麻烦您寄给我,还有一些从图书馆借的书,也请帮我归还。”这段隔着手机屏幕的视频对话,发生在北京农学院的学生宿舍里,学校的教工志愿者正一边与毕业生视频连线,一边帮学生打包行李。疫情无情,北农有爱。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毕业生离校服务工作,北京农学院近日为因疫情不能返校的2022届毕业生开展行李“一条龙”服务,为每位同...
本报讯(记者任洁 通讯员王祎)为丰富全校教职工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农学院工会陆续推出“八个一”暖心举措, 呵护教职工的身心健康。据了解,“八个一”暖心举措包括“发放一包防疫物资、开办一次心理健康讲座、提供一份心理健康保障、举行一场线上运动会、发出一封劳动节慰问信、组织一场厨艺大比拼、举办一次摄影大赛、开展一次亲子工艺美术活动”等内容。其中,该校工会为全校1164位教职...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为思政课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近日,面对当前复杂疫情形势,北京高校坚持因势利导,一堂堂“有咖有味”的疫情防控“大思政课”正如火如荼进行。书记校长带头讲授北京建筑大学党委书记李军锋讲授防疫思政课“‘动态清零’是以最小的社会成本投...
校园抗“疫”防线上,每个岗位上的人兢兢业业,联动发力,确保校园安全、师生健康。全校师生核酸检测,应检尽检不落一人,全面清洁消杀,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学校为在校学生统一购买实验耗材,确保学生学习科研进度;安保人员日夜守护校园安全防线;食堂师傅们为全校师生提供餐饮保障。志愿者们为校园疫情防控贡献力量,暖心毕业“寄”,为毕业生同学打包行李。温暖返家路,为学生离校返乡保驾护航。感谢每一个为疫情防控奉...
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载着铸魂育人的重要任务和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再次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党委重视”是办好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保障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办好高校思政课,关键在于高校...
近年来,北京农学院党委坚持把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实抓好,积极探索适合地方农业院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需求的思政课改革创新路径和模式,将思政课中的“红色基因”与农业院校“绿色元素”有机融合,打造“红绿融合”思政“金课”,服务于培养又红又专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现代农业人才。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学校思政课教学效果和质量有了明显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成果突出...
本报讯(实习记者何蕊)近日,首都高校加强校园防疫管理、调整教学安排,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暖心防疫措施落地。最近,不少高校收紧政策,严盯校门。记者梳理发现,此轮高校防疫措施细致且有温度。有从“吃”上下功夫的,北工大鼓励学生不点外卖,在提供食堂餐食、免费水果等基础上,还为师生提供10元盒饭,确保每份荤素搭配。有关注“心”情况的,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多所高校开通了心理咨询电话或网络咨...
本报讯(实习记者何蕊)近日,北京出现数起聚集性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在京高校纷纷收紧校门政策,实施不进不出的相对封闭管理。一系列保障师生教学生活的暖心举措也同步落地。清华大学14日发布通知,加强校门管控,除经批准的疫情防控和保供人员外,其他人员不进不出。同时,该校关闭东北校门,对部分居住区、教学科研区和学生区采取临时管控区分隔措施,外卖禁止入校,快递需经集中消杀。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同样采取...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我之前就当过很多次志愿者,每一次社区有安排我都报名了,都是为大家服务嘛。”这一次,北京城市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大二的学生王昊炜,从社区志愿者变成了流调“青年突击队”小组长。根据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数据,4月22日以来,北京市累计报告1113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涉及15个区。不少高校学生踊跃报名加入志愿者队伍,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
[中国三农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 在涉农院校师生中反响强烈 (cctv.com
“如果鲜食玉米的种皮又薄又脆,一口咬下去,满口爆浆,一定很受欢迎吧?作为玉米‘重度爱好者’,我要分享的科研‘火花’就是关于鲜食玉米的。”来自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青年教师史利玉笑着说,“我希望通过创新玉米籽粒种皮厚度测定方法,为选育优质鲜食玉米新品种提供支撑。”4月2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年学术沙龙在北京农学院图书馆举行。40名青年教师大胆讲出自己的科研想法,10位行业专家面对面给予点评和指导。“这真的是...
谷继成(左)检查香草北京农学院供图不久前,北京农村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名单公布,北京农学院副教授谷继成被评为“乡村振兴创新典型”,全市仅有13人获评。熟悉他的人却并不感到意外,因为多年来,这位“香草教授”以黄土为卷,以脚步为笔,把论文写在京郊大地上,也写在了村民们的康庄大道上。梦想的一端连着农民谷继成从事香草研究已有20多年。随着北京市低收入帮扶工作的全面推进,他想用自己的所学、所研,开发香草产业,...
“听了反恐防谍讲座,从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中,我清楚地认识到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北京农学院学生黄诗涵说。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北京农学院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邀请从事检察工作近30年的三级高级检察官李松义为学生讲解如何反恐防谍,近300名学生在现场聆听报告。“大学生正处于激情燃烧的年龄,好奇心强、追求刺激,对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认知比较缺乏。”李松义说,“希望通过这样的讲座,为大学生健康成长保驾...